为什么读书无用 -#41

上一期我们提到了信息传递过程是存在“有损压缩”的,这期我们在这个话题上再延伸一点,来聊聊为什么“读书无用”。主要的观点来自于 Andy Matuschak 的 Why books donʼt work,推荐大家阅读原文。

为什么读书无用 -#41
Photo by Jessica Fadel / Unsplash

照例寒暄,连续两周周末都去一家港式酒楼吃饭。里面的装修布置很像香港的大茶楼,男女服务员穿着西装小背心,客人落座后,会有人推着小推车过来,客人从中挑选喜欢的点心上桌,然后服务员在单子上盖戳,最后统一结算。我相信广东或香港的朋友一定对此毫不陌生,我在香港也很喜欢这种“得闲饮茶”的生活方式,每次都是约朋友,从上午一直吃到下午。真怀念香港啊!

上一期我们提到了信息传递过程是存在“有损压缩”的,这期我们在这个话题上再延伸一点,来聊聊为什么“读书无用”。主要的观点来自于 Andy Matuschak 的 Why books donʼt work,推荐大家阅读原文。

先介绍一下 Andy,他曾参与设计和开发 iOS 系统,之后又在可汗学院领导研发团队。你很难定义他是一名工程师,因为他的个人网站里真是包罗万象,尤其是有很多关于认知科学和学习的文章。他还有一个 wiki 网站,非常符合 Zettelkasten 笔记法,而且整个 wiki 的交互形式应该也是后来 Roam Research 所借鉴的。

读他 blog 的时候莫名发现自己对认知科学也是很感兴趣的,大学的时候读刘未鹏的 blog 也曾一度停不下来。

为什么“读书无用”

Why books donʼt work 其实主要探讨了为什么书籍和演讲作为传统的知识传递媒介的局限性。

作者首先没有否认书籍的重要性,但我们扪心自问读过的很多书,真的能吸收的又有多少呢?可能读完的时候认为自己能把书的内容大致总结一遍,过段时间可能只能记得一些零碎的句子,再过一段时间可能不看目录根本想不起这本书主要讲什么。

紧接着作者开始从“为什么讲座无用”来侧面解释“读书无用”。作者认为这两种媒介都有问题,因为都犯了 transmissionism (直译过来,传输主义?)的错误,

  • 讲座,指望着听众从头到尾听到每句话,然后就能完全理解演讲者的观点了
  • 读书,指望着读着通过阅读句子来理解知识,作者用文字描述一个知识,读着从头到尾读过,就理解了。

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因为它们没有调动起我们人类真正掌握知识的方式——即我们认知的过程。

to understand something, you must actively engage with it.

我们掌握知识或者说经验,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思考、反思、总结,再多次循环才最终真正掌握的。我相信大家都有经验,在实践中学习是最快的。尤其是程序员,你看文档、读教程都没有写一个小项目学习来的快,learn by doing 是每一个程序员的必备修养。这就是因为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们调动了自己的认知系统,从而不断的加深理解。

为什么有的人还是通过读书和讲座学到很多

因为这些人通常在读书的过程中总是带着问题、总是不断的和自己已掌握的知识类比、总是不断地思考和质疑、总是问自己真的读懂了吗,这些都是调动认知系统的方式。还有的人会记笔记,或者在读完之后写书评和读后感,这些也都是消化知识的有效方式。我们可以把这种能力叫做元认知能力。

尽管这种元认知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但不得不承认有的人的元认知能力确实高于平均水平。或者说,一个普通人在读书时也是可以刻意地调动自己的元认知的,但这就需要耗费更大的精力,于是很难坚持下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读信息量大的书读不下去的原因。

另外,在读书过程中调动认知其实还与长期记忆的多寡有关。因为通常情况下你在读书时灵光一闪或者联动思考,都是调用了你的长期记忆,因此如果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强,那么他会积累更多的长期记忆,而在下次阅读中就会更容易的调动自己的认知系统,很显然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教材这类书籍

其实教材和普通书还又不一样,因为教材的设计就旨在充分调动人的认知系统。教材中通常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有问题作铺垫、有深入浅出的讲解、有练习题、有总结、有复习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能在学生阅读时减少学生调动自己元认知所耗费的精力,从而让学生在“无形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尽管如此,教材仍然还不是理想的知识传输方式,它仍然将大部分元认知负担留给了读者,而且教材的设计也是有局限性的,它很难设计出能适应每个人的学习方式的教材,毕竟每个人调动元认知的方式不一样。比如对我来说,听觉就比视觉要灵敏,所以我通过听书会比看书吸收地更快。

理想的书籍(知识传输方式)

作者在最后畅想了一下未来,他认为我们目前可能还局限在文字、音频、视频等传播媒介上,而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加自由化等媒介。未来的传输方式一定是低成本地充分调动人脑的认知,而且能够尽可能多地增加受众的长期记忆。

以慢打快

最近比较浮躁,读了两篇讲究慢慢创作的文章,缓一下心态。

其他阅读

  • A World of Controversy for Worldcoin Worldcoin 发布,万众瞩目,不仅是在币圈,还在资本圈。我想破圈的主要原因是因为 Worldcoin 创始人里有 OpenAI 的创始人 Sam Altman 吧。币圈的信噪比实在太低了,这篇文章大概总结了一下目前 Worldcoin 的一些问题和面临的各类批评。其实主要根源还是大家对“去中心化”的不信任、对工程复杂度没信心和对数据隐私的担忧等。
  • Meta 2Q'23 Earnings Update - Meta 最新财报分析
  • Alphabet 2Q'23 Earnings Update - Google 最新财报分析
  • THE 100 BEST MOVIES OF THE PAST 10 DECADES - 时代周刊评选的过去 100 年最佳的 100 部电影。
  • archives.design - 提升审美,一些老旧的设计作品或书集合。

尽管这期聊了半天“读书无用”,但我还是想引用那篇文章里提到的 “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 里的一段话来结尾,读起来真的荡气回肠:

What an astonishing thing a book is. It’s a flat object made from a tree with flexible parts on which are imprinted lots of funny dark squiggles. But one glance at it and you’re inside the mind of another person, maybe somebody dea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cross the millennia, an author is speaking clearly and silently inside your head, directly to you. Writing is perhaps the greatest of human inventions, binding together people who never knew each other, citizens of distant epochs. Books break the shackles of time. A book is proof that humans are capable of working magic.

任何反馈,欢迎联系我,下期再见。

Subscribe to GeekPlux Letters

Don’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issues.
jamie@example.com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