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与思考、注意力经济 -#42

为什么笔记应用没办法让我们变聪明?AI 能帮助我们吗?内化知识的过程需要深度思考,把新知识和已掌握的知识链接成网,但这又需要我们的专注。注意力已经是一个稀缺资源...

笔记与思考、注意力经济 -#42
Photo by Lala Azizli / Unsplash

连续写了两篇香港生存指南,有点疲了,这周更新 notes+links,换换口味。

为什么记笔记不会让我们更聪明,AI 能帮助我们吗

我现在主要的笔记应用还是 Apple Notes,真的是随手记,想到什么记什么。其实我对笔记的需求就两点:

  • 能迅速记录
  • 能快速搜索

Apple Notes 完美符合,首先是系统级的入口提供了记录和搜索的便利,其次是功能简单,我可以以文字、照片、视频的形式记录,完全不用考虑格式等,实在有必要可以加一两个 tag,共享给其他人也非常方便。最近它还出了 Smart Folder 功能,可以根据搜索条件自动创建文件夹,在稍微整理的时候略有作用。

前两天读了 Why note-taking apps don't make us smarter 之后,也基本上印证了我的笔记模式。文中认为笔记应用的问题在于它们:

  • 只是帮我们存储信息,而不是帮我们处理信息
  • 只是帮我们找到信息,而不是帮我们理解信息
  • 可能优化了信息展示的方式,但没有提供真正的 insight

因此,想靠“扎实”的笔记帮助自己进步是不现实的,真正让自己进步的是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笔记的形式。而思考,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把笔记按某种形式排列好,它们就能自动“链接”起来。所以很多人也知道,要想让笔记有价值,就要不停地回顾,不断地重温和再思考,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消化,而恰恰是这最后一步很难做到。这里我再插一句,Apple Notes 因为提供了系统级的搜索,所以任何时候你用 iPhone 搜关键字,可能就会搜到你在某年某月记的一条笔记,随手点开一看,这种体验还是很不错的。

文中还探讨了现在 AI 时代,借助 AI 的能力是否对笔记,或者说更流行的词——第二大脑的提炼有帮助呢?答案显然是还未到时候。目前 AI 的能力还不足以让我们 100% 放心地相信它们。

AI 总结的悖论是:你必须真正地阅读完这份文档才能完全相信它的总结,这显然就违背了总结的意义。如果我需要通读全文,那我还需要它总结什么。所以,除非它的输出是值得信赖的,否则我是不会相信并依赖它的总结的。

期待 AI 再上一层楼的一天。另外文中还提到了现在我们注意力被不停转移,导致人们很难从现有的事情上进行深度思考。

从 2004 年开始,人们在单个屏幕上花费的平均时间为 2.5 分钟。到 2012 年降为 75 秒,现在下降到大约 47 秒...

我们都知道要想内化知识,就需要把它和已掌握的知识链接成网状结构,而分散注意力就是这个过程的大敌。因此有时候也很难说多个屏幕到底是提升了效率,还是降低了效率...这让我想到了前几天读的另一篇文章。

注意力经济

A Market For (Almost) Everything,作者是我很早就写过的 Packy McCormick

最近 Twitter 给超过一定门槛的流量大 V 发钱了,Packy 领到了 $3523.35 刀,属实是大 V 了。他在文中认为几乎一切都是一个市场,也就是说几乎一切都可以被交易,都可以赚钱。即使是如他每天闲逛发的 tweet,也算是一种商品,可以被售卖。而现在,他就是从这售卖中获利了而已。

我读完当然有很多质疑(比如我质疑平台经济是否真的提升了生活的便利性,但这个我等将来再写),但是我最主要的疑问是,注意力经济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如果一个人,比如 Packy,每天发的都是科技或创作相关的内容,它提供的价值是什么;再比如我,每天发的 Twitter 都是无意义的废话,那我如果也可以领钱的话,我提供的价值又是什么。

平台绞尽脑汁提升用户的留存率,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分发广告。而作为平台的内容生产者(有时候也是消费者,并存的),我能想到的一些内容特质是:

  • 稀缺性。比如一个内幕消息,只有你知道,而别人不得而知
  • 及时性。你先于别人知道
  • 可靠性。别人更愿意相信你说的
  • 趣味性。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这些自然会吸引流量,长期来看你很难说这些提供了什么价值,或者说你很难给这些“价值”定价,但人们就愿意把注意力放在这些内容上。

而当平台让这些内容获利的时候,事情又会变得奇怪。比如你会明显发现从 AI 爆发和 Twitter 撒钱之后,Twitter 上的营销号越来越多,你经常会刷到“想做成小而美的产品,你需要以下十个建议”、“如果别人告诉我以下十个人生捷径,那我可能早就成功”等等。这些在我看来无意义的废话,是真的提供不了任何认知的提升,甚至没有提供哈哈一笑的笑点,那么我会慢慢被算法筛选出这个平台。最后平台只剩下被无效信息圈养的人类,和制造无效信息的机器。这在多个平台上已经得到过验证,比如国内某乎,长远来看,对公司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其他阅读

代码之外 最新的两期:

下期再见。

Subscribe to GeekPlux Letters

Don’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issues.
jamie@example.com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