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经济2.0, 我写 newsletter 以来收到多少钱, 以及正式告别竹白 -#44

创作者经济从疫情初期开始爆发,时至今日其实已经有了很明显的颓势,我相信不少人也感受到了。那么,创作者经济 2.0 会是什么样子呢?我时不时在思考这个问题。当然我自己也写了有 43 期 newsletter 了,断断续续更新了一年半,是时候复盘一下。

创作者经济2.0, 我写 newsletter 以来收到多少钱, 以及正式告别竹白 -#44
Photo by Nubelson Fernandes / Unsplash

创作者经济从疫情初期开始爆发,时至今日其实已经有了很明显的颓势,我相信不少人也感受到了。那么,创作者经济 2.0 会是什么样子呢?我时不时在思考这个问题。当然我自己也写了有 43 期 newsletter 了,断断续续更新了一年半,是时候复盘一下。

💡
同时因为一些原因,之前也公告过,从今天开始正式迁出竹白,到我自己搭的 newsletter 平台

竹白其实做得很好,无论是功能性还是背后团队的响应速度。竹白一直把用户和其订阅者看得无比珍贵,但总是有一些因素限制了内容平台的发展,无奈迁出。至于为什么选择自己搭建,之后再写一篇来说明。


创作者经济 2.0

首先,为什么创作者经济遇到问题了?

其实纵观创作者经济这波,富起来的公司并不多,典型的寡头竞争。我们可以以媒体分类,

  • 短视频端 TikTok,国内可能是快抖,以及赶超势头正猛的视频号
  • 长视频端 YouTube,国内可能是 B 站
  • 文字端 Substack,国内文字端我个人觉得已死
  • 图片端 Instagram,国内小红书
  • 音频端 Spotify,国内小宇宙

这些也是注意力经济的主要战场。而在这些平台上,创作者同样也是寡头竞争,极少数人拥有绝大多数的粉丝量。对于这些极少数的大 V 来说形势当然很好,但对于后来者就很难了。a16z 的合伙人 Andrew 一直深耕在创作者经济领域,最近写了篇 Creator Economy 2.0: What we’ve learned, why it’s hard, and what’s next,其中总结了几点原因:

  1. The creator power law 创作者存在幂律分布,跟我刚提到的寡头垄断一个意思
  2. Battle for the bio link 社交连接争夺战(存量竞争)
  3. The graduation problem 创作者在变大 v 之后可能会带着粉丝离开
  4. Algorithmic feast and famine 算法推荐主导的一切

这里不作重复翻译,强烈推荐大家去看原文。但我还是稍加解释一下:

其实大多数的创作形式都存在幂律分布,通俗来说就是二八法则。如下图,在 Patreon 上的创作者收入分布,明显头部垄断了几乎 90% 的收入。这图换成 OnlyFans 也一样。

换成其他媒体形式也一样,只要是创作,就会符合幂律分布。

其次是第 2 点,Andrew 认为目前的创作者平台都靠创作者用自己的社交链接(bio link)去自然引流,而创作者在其他平台的 bio link 是有限的,于是就变成了存量竞争,零和游戏

第 3 点很好理解,创作者在积累到一定量的粉丝之后,通常会与平台变成竞争关系,因为平台会抽成,而创作者会想有独立平台来降低自己的成本。或者创作者想要更多的自由度,而平台想要更多的控制权。这种情况下,创作者很可能会带着粉丝离开平台,这对平台来说是一种损失。(这里多说几句,如果从平台的角度来看,如何增加自己的护城河真的是重中之重,但确实很难。我看到 Substack 推出一系列新功能,比如 APP、阅读平台、私聊等都是为了留住用户。如果说平台能提供创作者离开之后获得不到的能力,比如 AI 加成、体验完胜、效率成倍、更快变现等等,那创作者可能就不会选择离开)

第 4 点本周刊也写过多次了,被算法控制的不只是信息消费者,也是信息创作者。如果你当过 up 主就会体会到,有时候你创作 100 个视频,都不会得到算法的亲睐,没有算法推流你就没有流量进来,从而也不可能拥有粉丝。而只要有一个视频被推荐,你的流量瞬间就会爆发,有时候感觉 100 个视频的作用都不如 1 个的大。而且,这种基于算法推荐的流量与传统的长尾流量截然不同,因为这种流量是瞬间爆发的,而且持续时间短,一旦算法不再推荐,流量就会消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说,创作者实际还是打工者,因为你需要不断创造新的内容来吸引算法的注意力,没错,不是吸引粉丝,而是吸引算法,你相当于在给算法打工。那些为算法、为机器创作的人,也就是所谓的营销号、水军、洗稿党等等,往往会比真正的原创创作者活得更好...何其不幸。

此外,我还可以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在 Andrew 这四点的基础上再补充:

  1. 创作者经济的变现方式单一,主要就是广告和付费订阅,这两种方式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广告变现主要靠流量,而流量通常是瞬时的,不稳定,而且你还得迎合算法。付费订阅比广告要好很多,粘性很高,但是订阅者的付费意愿是有限的,创作者为了付费内容会不断增加创作成本,也就是现在很多创作者说的“卷死了“。
  2.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对于变现算法透明的平台来说,创作者可能还能计算出自己的成本,而对于不透明的平台,很难衡量自己花的时间是否会产出相应的回报。对于一个很难量化又得持续投入的事情,人的积极性是很难保持。
  3. 创作成本越来越高。个人创作者总有灵感枯竭的时候,而为了迎合算法,创作者又不得不不断地创作,这就导致了创作成本越来越高,而且创作者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你可以观察到很多大 V 后期基本都会有团队、开公司、搞作坊。这是后来者不可能赶上的,所以说入行门槛也变高了。

尽管说了这么多问题,但我认为这个领域仍有一些乐观的方面,比如:

  • AI 的加成。很明显有了 AI 之后我变强了很多。
  • 这个行业对比其他仍在初期,新的交互方式、新的变现方式、甚至新的创作方式都有可能出现。当然这有可能依赖于底层设施的变化,新的硬件如 Apple Vision Pro 或新的基于区块链的支付和社交方式等等
  • 新的一代人群。他们更喜欢个体创作的东西,而不是大公司的内容;更喜欢有温度的内容,而不是冷冰冰的发言稿;他们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时间将会远超传统媒体

自己写了一年半的心得、劝退点和规划

写作的好处毋庸置疑,我也曾经写过多次了,所以我想更聚焦在靠写作赚钱这个方向,因为我知道很多点进这篇文章的人最想了解的是这个问题。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你想靠写作挣钱,还是别想了......

我第一篇文章发布是 2021-12-18,距今已经一年半多,写了 40 多篇文章,收到的总共是 15000 元左右(未算平台抽成)。我觉得我应该还算是幸运的,其他写作者我没好意思问过,所以我也不知道他们是多少。总体来说,我认为我还是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的,大多是劝退点。除了上文提到过的一些原因之外,作为个人写作者:

  • 在和其他更具有吸引力的平台或媒介来竞争用户的注意力。如短视频、长视频、图片、播客等,大家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阅读文字的人又越来越少。很多视频创作者其实都是原先的文字创作者,把稿子念一遍配上图片、视频、甚至表情包转场即可,收获的流量比纯文字版多很多倍。
  • 付费意愿问题。尽管大家付费意愿其实比我预想的好,但是总体来说为文字内容付费的意愿还是很低,尤其是跟其他媒体对比。这点在中文或英文世界都是一样的,英文世界里可能版权意识会更强一点,消费能力更强一点,但你要说让读者为了看你每周 500 字的扯淡而付费,大家还是会犹豫的。
  • 成本太高。无论是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还是心理成本,都很高。我写作还算流利,开写后的用时通常是两个小时,但动笔前的阅读、琢磨和强制自律会耗时至少整整一天,这还不算平时瞎琢磨的暗时间。每周日我一起床就开始发愁,今天写什么,怎么把我这周看的东西串联起来等等,这会导致我一天都过得不是很畅快,任何其他事都会做不好,因为大家付费了,我就得认真负责。(这里我再次提一下,如果你以前付费订阅了但是因为平台迁移而没有收到邮件或没法查看付费文章的,请联系我 另外,如果你是原创创作者,那么心理成本也会很高,发送之前会纠结选题,发送之后会纠结打开率、阅读量、评价等...总之,这件事需要很强大的内心。

那么除了劝退,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好处吗?我能想到的就是创作的杠杆效应。作为一个资源不是很丰富的人,我觉得写作是我最好的杠杆,因为我可以通过写作来获得更多知识和思考、更多关注、更多影响力、更多机会、更多朋友。注意,这几个更多是层层递进的,因为写 newsletter,你需要不断地阅读和积累,这会让你的知识和思考更多,从而让你的内容更有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关注,有了影响力,从而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朋友,而认识朋友是我最终的目的,这我也已经不止一次提到过了...这是一个正向循环,或者用流行语说叫“飞轮效应(Flywheel)”。我知道这是一个长期投资,是一种复利,唯一的难点在于坚持。

如果非要让我给后来的写作者一些经验,那就是往个人垄断的方向发展。个人垄断(personal monopoly)是 David Perell (我常看,也推荐给你)提出来的概念。举个例子,投资者不管巴菲特的网站做得多落后都不会错过他每年写给投资者的信;创业者不会因为 Paul Graham 换个平台就不去追随他。总之,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你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链接,而不是内容与读者的链接,也不是平台与创作者的链接,更不是依赖于算法或任何形式的链接。

个人垄断的观点和我的体会不谋而合,但我最终的目标更进一步,不是为了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也不是为了成为一个跨平台的被追随者,而是为了认识更多的朋友,这也是我鼓励大家直接回复邮件、私信我、直接与我对话的原因。没有什么比直接对话能更快建立链接。

最后,我不得不写一下今后的规划。这规划更多地像一个阶段性的探索结果,之前说过,我的更新计划可能会每个季度有所变化:

  • 每周日常性更新,大概都是自己阅读的总结或随想,模仿 Platform Thinking +(推荐过不止一次) 的 Notes+Links。
  • 有意识地写一些具有连续性的文章。既然都持续创作了,不妨考虑结构化自己的内容。
  • 一些个人生活向的文章,更新在自己的平台比较灵活和放心

对于我自己,如果非要说我是一名内容创作者,那我持续的时间还真的太短。对比 Substack 上那些持之以恒的三年如一日的人,还需要坚持和努力...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下期再见。


原谅我文末再次重申:请移步到 letters.geekplux.com 订阅我的 newsletter,这是我未来的主要的更新平台。

Subscribe to GeekPlux Letters

Don’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issues.
jamie@example.com
Subscribe